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新动向 国产崛起之路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医院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加持作用,因此精良的医疗设备是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大力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更高。近两年,医院在开展医疗设备采购时有了新动向。 医疗设备采购侧重国产 023年4月6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器械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示,其中表明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不接受进口产品。 福建省2022年部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采,预算1.5亿元采购15台高端设备,一律拒绝进口。 江苏省卫健委2.52亿元设备采购大单明确只接受国产投标。 国家政府政策大力加持 如今国内三甲医院主动采购国产医疗设备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一趋势在近两年的采购中更是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些三甲医院在进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时,为何纷纷开始选择采购国产设备? 其实早在2021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就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必须100%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有137种。这一国家级文件,可以说是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优先国产的风向标,为后续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打了个样。 此后多地省级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明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但凡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 政策扶持无疑为国产医疗设备进院的速度起到了助推作用。 国产崛起任重道远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产医疗设备近年来也在与进口品牌的竞争中凸显优势。一方面是在价格方面,国产医疗设备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国产医疗设备立足于国内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研发,会更加满足国内医疗机构和患者的诊疗需求,并且在后期的维保服务方面反应更迅速及时。 “医疗器械国产化总体上将进一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另外也有助于优化收费体系,医疗成本评估更加科学和合理。”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候任主委邱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曾说到。 湖南科尔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成立17年的老牌国产企业,在医疗水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最新研发的2款高智能化、自动化新品——“血透水处理机器人”、“智慧集中供液系统”,通过“尖端数字化分析技术”和“高度自动化控制程序”的应用,打开了医疗设备研发的新思路,为绿色医院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据悉,“血透水处理机器人”能够听话、说话、识人、计算,人机交互带来舒适的用户体验,人脸识别验证技术兼顾操作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自动预警报警功能可以实现远程诊断与修复,整机运行及耗材寿命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设备损耗。 “智慧集中供液系统”拥有多重净化紫外线灯的组合,能够提升透析液品质,系统还能够自动进行全系统循环消毒和冲洗,无需人工干预和值守。长期使用该系统,还能降低成本、经济环保、省时省力。该系统在简化了传统透析机上机前的繁琐准备工作的同时,提高了透析质量。
文章分类:
行业动态
|